学科组简介
 

景观生态组源自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景观生态研究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实体,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称景观生态学研究组。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3S(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大数据方法和景观模型为手段,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尤其是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为国家生态建设、区域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不同时空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景观格局指标体系、景观变化模型、区域景观评价与景观格局优化、全球变化与景观变化、区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学科方向:

1)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探索

瞄准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前沿,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评价与发展景观格局指数、景观模型等技术方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2)景观规划建设与区域生态安全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指导下,开展典型区域景观规划设计,生态红线划定,指导区域生态安全建设,保障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

研究方向和定位:

1)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研究

研究我国城市二维和三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关系、北方森林、湿地与主要生态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景观变化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关系

探讨我国城市二维和三维扩展过程,以大气和非点源污染为过程研究格局与过程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为目标的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着重分析城市和农业非点源污染在流域中的耦合和对格局变化的响应。

3)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

研究滨海湿地东北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对生物多样性承载、水鸟生境格局与生态过程、污染净化等的作用,进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等

4)森林格局变化与干扰

模拟森林树种演替过程、人为干扰(采伐)和自然干扰(风、火)与森林景观格局相互影响;模拟城市等典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研究我国森林火干扰过程和恢复动态;研究动物对格局变化影响

5)景观格局指标体系

构建二维和三维景观格局指标体系,提出新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指数的环境生态学含义。

6)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区域生态规划与建设,发展出适合中国高人口密度和高开发强度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国家的经济服务,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