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如何抓住新型肥料创新的“牛鼻子”?

  

在新型肥料中长效缓释类复合肥料是比较受农民欢迎的一类新型肥料,特别是玉米种植区(因为它能减少或免除追肥的烦恼)。而长效缓释类新型肥料中稳定性肥料又是发展特别稳健推广面积最大,最受农民喜欢的新型肥料。

 


 

在东北、西南及中原的玉米种植区,每年有一百多万吨的稳定性肥料销售,而且形成了一部分知名品牌,如:倍丰2006、东北丰、农家乐一号、嘉化、施可丰、中科虹等,在东北市场还形成了稳定性肥料的标志含量(48%)和配方(26-11-11 26-10-12)。然而,由于复合肥料产能过剩和农产品尤其是低粮价,给复合肥料尤其是新型肥料带来了压力和冲击,价格竞争迫使复合肥料企业努力想降低成本降低售价,这本是正常现象,可是近年在稳定性肥料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稳定性肥料受欢迎,一些化工企业开始将本是为别人提供原料的东西,直接卖给了化肥厂;一些化肥厂也觉得这些化工厂的抑制剂报价有优势,一吨肥里添加30-40块钱就可以生产稳定性肥料了,何乐不为?

 

新型肥料已经兴起十多年了,许多号称奇效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生存下来的好技术不多。当下减肥增效是主题,但减什么肥、增什么效并不是每个化肥人都清楚和思考的。氮、磷、钾是作物丰收农业增产永远也离不了的,过量使用化肥确实是现实问题,解决过量使用化肥的问题,作为我们研究化肥和生产化肥的化肥人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知道氮、磷、钾是作物必须的,是人们通过施肥手段给农作物补充的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氮来源于大气,通过氮肥形式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然后回归土地、河水和大气,但真正能在土壤中留存的很少,氮对作物产品和品质影响又最大。磷来源于磷矿,磷对作物分蘖开花结实非常重要,磷肥当季的利用率虽然不高,但它主要还是在土壤中储蓄下来了,是可以被再利用的。钾是作物健壮抗病,尤其是经济作物好品质离不开的营养元素,钾肥来源于矿物原料,钾肥利用率较高,且可以在土壤中留存。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氮肥才是我们减肥增效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才是做好减肥增效工作的重点,也是新型复合肥料创新的着力点。

 

那么氮肥的问题在哪里呢?氮肥在化学肥料中占比达 63%,氮肥的主要产品是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其中尿素占比达65%,也就是说尿素是氮肥这个减肥增效的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就是减肥增效工作的“牛鼻子”。抓好尿素的减肥增效问题,就抓住了减肥增效工作的“牛鼻子”。

 

那尿素的问题又在哪里呢?老化肥人都知道,尿素出现之前我们国家化肥主要是碳酸氢铵,当时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个生产碳酸氢铵的化肥厂,农民用碳酸氢铵化肥种庄稼,一季都要施几次肥,玉米要三次,水稻差不多要四次,因为它的肥效期只有不足二十天。尿素的出现极大的解放了农民的施肥劳动,五十多天的有效期,种玉米水稻小麦这些生育期较长的作物,一季使用两到三次肥最多了。而今,由于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对简化施肥有了更高的期待,种肥同播、免耕翻、免追肥的栽培模式越来越受农民欢迎。尿素多数做底肥与磷钾或是中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做底肥使用时就存在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匹配的问题(氮养分释放过早过猛过快)。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在肥料生产这个环节添加控释氮养分高峰释放时间的手段。

 

稳定性肥料(长效缓释肥)采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来控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细菌活性,进而影响尿素的养分释放高峰期和释放时间,使氮素养分释放高峰期后移(与作物同步),并延长氮肥有效期,还能调整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是一种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效果感官可见的氮肥增效技术。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就从土壤酶学、土壤养分循环学的角度入手,开展氮肥抑制剂的筛选,抑制原理,抑制剂与肥料、土壤和作物的关系研究,先后形成了 47项科研专利,长效碳酸氢铵和长效缓释复合肥料分别于1998年和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2011年起草发布了稳定性肥料国家标准,2010年12月牵头成立了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内稳定性肥料技术的唯一输出单位。

 

抑制剂是稳定性肥料的核心物质,但抑制剂之间的搭配,以及抑制剂与肥料养分搭配、生产工艺搭配,使用剂量与土壤和作物,以及与使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工作。如果随便拿点抑制剂加到肥料中去就好用,就让我想起了聚天门冬氨酸的推广案例。化肥人都记得几年前以聚天门冬氨酸为技术依托的新型肥料吧,商品名有叫多肽的,有叫双酶的,有叫金属蛋白酶的等等,几乎没有一个技术输出单位和个人就被好多化肥企业给炒起来了,生产也比较简单,有化工企业可以提供聚天门冬氨酸(有含钾钠之分),可结局又是怎么样呢?来的快、去的也快,两三年市场上就不见了。是聚天门冬氨酸这种物质没有肥料增效作用吗?如果是,那当初又怎么能被这些企业采用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化肥企业为了追求新产品,把还停留在实验室或是论文上的不成熟东西就拿来推广了,缺少科研积累和支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和其三,所以,产品生命力不持久。眼下,有一些化工企业和化肥企业看见了稳定性肥料广受农民欢迎的一面,不管自己懂不懂,上网下载点材料就可以给化肥企业指导了,就可以卖货了。而有些化肥企业急于拿出新产品博取客户,又觉得一吨肥料中添加六七十元的抑制剂钱有点贵,就听信了一些化工厂商的宣传,一吨肥料中添加二三十块钱的抑制剂就变成稳定性肥料了,就可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了。试想,二三十元的材料扣除运费、卖方盈利、加工生产费用和税金,真正有用的物质还能值几个钱,有那么神奇的东西吗?再者,如果谁都可以拿点东西放到肥料中去,就可以生产出有特殊效果的新产品,那还要那些科研人员干啥?形象点说,卖面粉的都能成为面包师,那他还会去卖面粉吗?社会有不同的分工,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都有其闪光的地方,如果卖面粉的取代了面包师,我想这不一定是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有良心的化肥人要相信科学,要用真情实意去做好肥料、新型肥料、稳定性肥料。

 

(原载于农资传媒,有删改 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卢宗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