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敖都荒漠化防治生态试验站组织召开“半干旱区风沙防控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全面打好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指示精神,探讨半干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基础理论、防治技术和发展模式,促进恢复生态学、防护林学、水土保持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新时代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2023715-19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乌兰敖都荒漠化防治生态试验站(简称乌兰敖都试验站)在翁牛特旗乌丹镇组织召开了半干旱区风沙防控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主题为“防风控沙 提质加速增效”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内蒙古林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赤峰林业科学研究所、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的五十五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赵学勇、张铜会、潘庆民、白文明、刘志民、王正文、郝广友、肖红、雒文涛、包宝君、王志刚、史社强、秦富仓、吴德东、刘东伟、钱贵霞、范昊明、白龙、王艳、常学礼、李显玉等三十四名从事半干旱区风沙防治与沙地利用的专家做了报告。 

  研讨会分为学术报告、会后考察环节。翁牛特旗副旗长查干巴特尔、乌兰敖都试验站站长刘志民研究员致欢迎辞后进入报告环节。

乌兰敖都站站长刘志民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学术报告环节上,与会代表分别就风沙防治技术和模式、沙区生态产业发展及融合模式、沙地植物繁殖对策及极端环境因子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草地退化与恢复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草地保护及生态修复技术、跨境沙尘对我国北方风沙天气影响、北方防护林营建的原理与方法、农田防护林的防尘机制及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报告。
会议代表做报告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草甸草地及典型榆树疏林天然植被区、穿沙公路治沙模式、沙区文冠果基地、玉龙沙湖生态产业区及乌兰敖都试验站。 

  榆树疏林草原和草甸草地是科尔沁沙地持续期最长的原生植被类型,是沙地植被保护与多样性维持的重中之重,通过考察,参会代表对科尔沁沙地稳定植被有了深刻了解;翁牛特旗共有14条穿沙公路,累计治沙583.8万亩,占翁旗总面积的80%,不仅实现了风沙防控,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专家对该治沙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沙产业文冠果是翁牛特旗首要经济作物,是世界成林面积最大、栽植历史最早的文冠果基地,参观后专家学者针对文冠果基地后续开发展开了激烈研讨;玉龙沙湖生态产业区是在沙漠中积水成湖,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为沙区提供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会专家通过考察对该种沙产业模式给予充分认可;乌兰敖都试验站区在我国东部沙区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改建、重建技术和模式的试验示范,提高了我国在半干旱区进行荒漠化防治的技术水平;通过对植被过程、生态水文过程、土壤过程、景观过程、人地关系的研究,加深了对我国东部半干旱区环境退化及逆转规律的认识,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及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撑。专家通过考察对试验站现状、已开展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充分了解。
翁牛特旗林草局孙林副局长介绍文冠果基地概况
张玉明介绍玉龙沙湖水情及产业区运营情况
翁牛特旗治沙站汪海洋站长介绍翁旗穿沙公路分布范围及治沙效益
沈阳生态所阿拉木萨研究员介绍榆树疏林分布格局及现状
东北大学曹成有教授讲解万亩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

与会代表参观乌兰敖都试验站
余海滨工程师介绍乌兰敖都试验站站区
沈阳生态所周全来副研究员介绍站植物园引种及现存物种
  “半干旱区风沙防控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成功召开,必将为沙地生态修复理论、技术实践应用推广和科研创新工作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并为半干旱沙区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与会代表会场合影
\